第211章 去青楼?
的出处,是诸葛亮入江东舌战群儒时说的。
不过出题人肯定不是想说诸葛亮,而是就这句话本身,对忠孝两字进行阐述,并且关联到整个天下。
陈及冠思考半饷,将大致思路理清之后,这才把兔毛毫笔吸饱墨汁,在答卷上落笔。
时间不够,他也没法在稿纸上写一遍。
他先是阐述忠孝两个的意义,随后说明不重视忠孝的后果,紧接着将忠孝于整个天下关联起来,并且还说了一些相关的措施。
当然,这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儒家名言名句。
也不知道教谕出这种题的意义是什么,自古以来,没有哪个朝代是不重视忠孝的,这两个概念早就深入人心。
摇摇头,赶在最后一刻,把答卷交了上去。
两天的考核结束,学子们累的纷纷趴在桌上,哪怕夫子宣布放学也没人理会。
柳夫子对此见怪不怪,抱着厚厚一沓答卷就离开。
“县学夫子简直不当人子,何以如此为难我等,我的时策题又没写完。”方景河一脸绝望道。
陈及冠安慰似的拍拍他的肩膀,“方兄,且宽心,又不是你一人未写完,想来夫子会理解我等。”
说完,他就收拾笔墨纸砚,趁着天色还未黑,早点儿回家。
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,天黑的也越来越早。
不过明日县学的课程时间会有变动,毕竟现在昼短夜长,课程时间自然也要压缩。
方景河闻言,期待看着他,“冠弟,莫非你也未写完?”
陈及冠露出一个笑容,“我自然是写完了的,不过时间仓促,并未写好。”
他说的是实话,若是时间再充足些,他定会仔细推敲某些词句,让文章变得更加出彩和充实。
方景河翻了老大一个白眼,默默离他远了些。
稍微休息一会儿,学子们又恢复了精力,你说我笑走出讲堂。
反正考核已经结束了,担心太多也没用,还不如现在考完好好放松一番。
就比如方景河,现在就搂着陈及冠的肩膀,“冠弟,为兄带你去一个好去处。”
一旁的黄明德闻言也凑过来,低声道:“方兄,莫非是去那里?”
方景河一脸高人模样的点头,“不错,”我等读书人,合该去一些风雅之地。”
陈及冠好奇问道:“究竟是何地?”
方景河左右看了看,确定其他同窗没有关注他们,悄声道:“自然是去勾栏听曲,寻花问柳。”
黄明德也激动道:“不错,此乃高雅之事,县学不少同窗都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