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尾随黄巾
,会看到交趾的另一座大县城,名叫北带县城,到了北带县城后就得上岸了,因为北带县往北数百余里人烟稀少,如今估计人更少,北带县也是和燕子口最接近的一座交趾大城,如果林北运气好,能跟随大批黄巾行动,那么也就不用坐标了。
林北在快天亮的时候赶回了汉江,一入江里,盔甲的重量几乎就可以无视了,随后顺汉江而上。
路过安定县的时候,林北在码头停下看了看安定的现状,废墟一片,根本看不出数日前这里还是一座大城,蛮城的黄巾明显没有收到消息,所以并未派黄巾过来。
看了几眼后,林北不再停留,这就是古代的战争,轻易能毁掉一座大城,死了三万余人算多吗?不多,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鼎立这几十年间,死掉了近四千万人,相比这四千万而言,三万真不算什么。
蛮城离安定县约四百余里,林北在水下算着时间,等到差不多四个小时后,放慢速度,轻轻浮出水面。
他时间和速度都掐得很准,隐隐间已经能看到矗立于汉江一侧的巨大城池,蛮城到了。
纵使再不喜大蛮子此人,林北看到蛮城的那一刻,也不得不为大蛮子的大手笔感到震惊。
蛮城的城墙高约七丈,以河底的黄石堆砌而成,这种高度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相当的高大了,云梯和攻城器械几乎都达不到顶部,当然,这不是最主要的。
此时汉江河边竖立起了无数的水车,有无数农民正在辛勤的劳作,用水车把源源的江水送入建好的沟渠中,再被沟渠引到周边田地,灌溉农田,林北打眼一看,民夫不下数下,这种劳作场景在南越几乎不可见。
从农夫们的脸上,林北看到了满足和希望,这表示他们在蛮城的生活过得不错,以小见大,便能得知大蛮子在蛮城的声望估计高得不可思议,就像是林北在西山乡里的威望一般。
“据说蛮城现在已经差不多有三十万人了,除了二十余万黄巾,还有近十万原交趾的庶民,已经是南越第一城,如果让大蛮子再发展几年,估计连中原之地也能闻蛮城之名。”林北有些羡慕。
这个时代,人就是资源,跟大蛮子相比,林北的起点就太低,只有区区一个西山乡,而蛮城现在已经是三十余万众了,当黄巾也是有好处的,至少在聚众方面有优势。
蛮城的码头也是在汉江之中,路过码头的时候,林北看到中翼船近六十艘,此时码头上忙忙碌碌,许多黄巾从城中赶出,登上船只,船只两翼张开,伸出数十船桨,飞快的朝上游驶去。
另外,城门此时也大开,黄巾列成阵型